逍遥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逍遥小说 > > 逐鼎大明最新章节 > 第四章 临时升职

第四章 临时升职 免费阅读

海盗们很守约,说好三天的时间没有任何迟疑,将韩煜所要的货物都送了过来。这让韩煜隐隐猜到了一个信息,林氏海盗在山东附近肯定有一处据点,否则也不会这么快就能将东西送来。

在见到粮草和火器后,郑玉成和徐盛等诸位青州官府大员都喜出望外。五千石的粮草虽然不多,但足够军队勉强支撑十数天,更重要的是有了火器的支持,守城起来自然会更镇定几分。只不过,郑玉成和徐盛对于胜算仍然甚是没有把握的,毕竟两千不到的兵力要面对的可能是超出几十倍的敌人。

第三天的下午,韩煜在舅舅的书房找到了郑玉成。郑玉成这几日忙于处理青州治下其他城镇的求兵文书,已经是心神俱疲,本来不多的黑被银白色吞噬的干干净净。看到外甥的到来,他勉强露出了一丝亲切的笑容,用早已干涩的声音招呼道:“是元晦呀,来,坐吧。”

韩煜看着舅舅操劳的神色,心中很是不忍,便直接切入正题:“舅舅是不是还在为守城感到忧心呀?”

郑玉成苦涩的笑了笑,说:“是呀,虽然有了粮草和火器,但是两千兵力无论如何也守不了多久呀。这几天青州府治下一州十三县的求兵信笺是一封接着一封,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他们。”

“舅舅,元晦今天来找您,就是为了这件事,其实元晦已经想到了迎敌之策,”韩煜语气稳健的说。

郑玉成对于韩煜这几天的表现甚感欣慰,着实的看出了外甥的领导才华,听到韩煜有迎敌之策,顿时精神起来,问:“元晦有何妙计?”

“妙计算不上,只是元晦在这段时日研究出一套适用于火枪的步阵法,如果能够熟练运用这套步阵法,五百支火枪甚至可以抵挡五万之众,”韩煜带着几许得意的说着,当然他所说以五百火枪地方五万之众,那是在理想条件下的假设而已。

郑玉成甚为惊讶:“什么步阵法,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威力?”

其实韩煜所说的火枪步阵法,就是一种三队人的轮番射击,借用的是日本战国大名织田信长的三段合击。当然,这种三队人轮番射击并不是织田信长创立的,只能说他是运用的最巧妙之人。早在西方殖民踏上美洲的时候,这种三段式射击就被明了,与织田信长三段合击不同的是,西洋人在射击的时候射手只是一个人,但准备了三支枪,每射击完毕一次就将空枪交给仆人添装子弹,然后拿起第二支射击,形成了一种循环不间断的攻势。

通常在大规模作战的时候,大明火枪军队采用的是方阵排列射击,这种射击最大的优势就是火力密集,有效的对正面造成强火力网。明朝的火器在当时世界可谓是顶级科技水平了,大明军队配备的三眼统c喀秋莎火箭炮c十眼统等都是具备连续性射击的火器,所以在战斗时不需要三段式射击。

只是眼下大明国辽蓟战事正酣,全国的先进火器都调到北线,再加上连年国库空虚,没有多余的财力制造更多的火器,大明火器军队已经大不如前。而现在青州卫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就没有火器装备,从海盗那里换来的火绳统又是最原始的火绳点燃式单火枪,只能采用三段式射击来弥补连射了。

“没想到元晦你还会行军作战之道呀?”在听完韩煜的步阵法描述后,郑玉成大感惊奇,连声赞叹道,“真是奇才,真是奇才呀!”

韩煜觉得很不好意思,自己的想法其实在明朝已经属于过时了的,只不过明朝人在明半自动连射武器后,便不再思索单射击步阵法而已。他连连推辞道:“舅舅过奖了,元晦也只是参悟了三眼统火枪的射击方式,突奇想罢了。”

“不管怎么说,元晦锐意创新的步阵法让守城更添几分信心呀!”郑玉成说着,语气再次变得沉重起来,“虽然三段式步阵法很实用,但是要说抵御万人之众也太过牵强了吧。”

“其实两军相持,在乎天时和地利,徐鸿儒匪部虽然众多,却是乌合之众,更何况他们近日连连取胜,必然会在心理上生出骄兵的情绪,只要我们故意将青州城只有两千兵力的事实放出去,想必他们更会轻敌。”韩煜冷静的分析着,以少敌多的战役,根本就不是在拼火力,而是拼心力,他继续道,“匪部一旦轻敌,自然破绽百出,再加上匪部兵力大多少是平头农民,武器和训练都不是正规军的对手,此战并不是没有取胜的机会。”

听了韩煜的分析,郑玉成不禁连连点头。

“如果舅舅能让元晦率领五百火器军,元晦保证会给来犯贼子一个沉痛的教训。”看到郑玉成对自己的一番话露出赞同的表情,韩煜进一步说道。

郑玉成微微一怔,诧道:“元晦你要带兵?”他并不是不相信元晦的能力,从刚才的分析中就可以断定,自己这个外甥甚至要比白承宰c王云都更熟军学,只是如果韩煜有什么闪失,该如何向韩善交代!

“舅舅,元晦虽然是一个书呆子,但我相信自己比平头农民要强,青州现在困顿,既然元晦已经留下来守城,那么势必怀着殉国之心,”韩煜言辞慷慨的说着,表情就好像已经处在就义之际了,“与其怀着破城被辱的担忧,还不如壮怀激情的在战场上厮杀,请舅舅成全。”

郑玉成想了想,觉得韩煜的话很对,韩煜的人已经留下来守城了,还有什么能向韩善交代的呢?青州正是缺兵少将的时候,放着这个大好人才不用,那可真是一种莫大的糊涂。他沉沉的叹了一口气,道:“好吧,青州卫指挥司的任职虽然不是我的职权范围,但是谭旭那个废物逃走了,身为知府的我也可以担任起临阵点将。”踌躇思虑了少许,他接着道,“我马上写一封奏折,先呈给身在济南的巡抚赵彦,再由赵巡抚递呈朝廷,推举你为青州卫代指挥使。”

韩煜心中大喜,自己从一个不入流的检校一下升任青州卫代指挥使,虽然是临时的,却也算得上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如果成功守卫青州府,说不定就直接成为正式的青州卫指挥使了。他赶紧起身拜谢:“谢谢舅舅,元晦一定不负舅舅所望。”

“唉,你跟舅舅还来这一套,太不把舅舅当自己人了,”郑玉成嗔怪的说着,脸色却依然有些彷徨,他不知道让自己这个十八岁的外甥担任青州防务一把手是否正确,只是青州卫已无可用之人,希望这个奇才外甥能带来奇迹。

郑玉成将提拔韩煜做青州卫指挥使的消息告诉了徐盛,徐盛并没有表示异议,韩煜虽然年少,但从中军营商议事到与海盗做交易,这两次就经历都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更何况,青州卫中能带兵的白承宰c王云等人,从谈话中就能看出他们根本就不是这块料。

傍晚时候,郑玉成和徐盛联名拟了一道保举奏折,派人连夜送往济南府。只是送信人刚走,曲阜就传来了消息,徐鸿儒亲帅匪部向青州攻打过来,先锋八千兵两天之内便会抵达广县城。广县城离青州城只有四里,一旦陷落,匪部便能直取青州城。

这个消息传出,青州城顿时乱成了一套,城内的百姓原先抱着一丝侥幸的想法,以为徐鸿儒在拿下曲阜后便会南下进攻莱州,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惶恐的民声让郑玉成心头雪上加霜,城内已经出现了百姓举家迁移,原本人烟的街道顿时肃清一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