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逍遥小说 > 耽美女性 > 东周五百年最新章节 > 31. 唇亡齿寒

31. 唇亡齿寒 免费阅读

一听是这两样,晋献公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不行不行这两样是吾至爱之宝,舍不得呀”

“臣也知主公舍不得。但是,若能借道伐虢,虞国不救则虢国必亡;虢国一亡,则虞国也不能独存,那么白璧与宝马都可以取回来。不过就是那虞国替主公保管一下而已嘛”

里克见这君臣二人一唱一和挺热闹,不得不泼点凉水了:“我听说虞国有两个贤臣,宫之奇与百里奚,听说料事如神,这事他们肯定会劝谏,怕不能成吧”

葛息说:“那个虞公贪婪愚蠢,决不会听劝的。”

果然虞公听说晋国军队要借道伐虢,一开始十分愤怒,可一见了那白璧与宝马,立时转怒为喜,荀息又加了一把柴:“若贵国肯借道,待到伐虢得胜时,所有卤获,都归您所有。”

宫之奇见虞公面露喜悦,赶紧劝道:“此事不可。古语云唇亡齿寒,晋国从来吞并同姓之国,不止一次了,为什么不敢打虞虢两国的主意只因为两国互为唇齿,紧紧依存,无从下手罢了。如果虢国亡了,明日必祸及我国”

虞公说:“晋侯赠予这样的厚礼来交好于寡人,不过是借个道嘛没什么关系。再说晋说比那虢国强十倍不止,失虢而得晋,岂不大大有利于吾国你退下,别再说了。”

宫之奇还要再劝谏,一旁的百里奚拼命扯着他的袖子,硬把他拉了出来。宫之奇埋怨道:“你不帮我说一句,反而阻止我,是为什么”

“在愚人面前说好话,就像把珠玉撒在道旁一样。夏桀杀关逢,商纣杀比干,就是因为他们强行进谏。刚才你可危险哪”

“虞国此番必亡,我们一齐走了吧”

“你走就行了,又带走一人,岂不是罪过我留下来再看看情况吧。”

于是,宫之奇携全体族人出走,不知到哪去了。

听说虞公答应借道,晋献公命里克为大将,荀息为副将,率车四百乘先借道虞国直取虢国的下阳关,这是通往虢都上阳城的门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虞公表态要派兵相从,那个足智多谋的荀息又有鬼点子了:“您要派兵,不如献上下阳关。”

“那下阳关是虢国的地方,寡人如何能献”

“听说虢公与犬戎正在桑田大战,若您假说派兵助战,赚开下阳关城门,则此关唾手可得。”

虞公果然用晋国的一百辆铁叶车,假充虞国的助战兵车,舟之侨一点没有怀疑,大开关门放车马过去。车中暗藏的晋国甲士一涌而出,下阳关失守。舟之侨丢了关,又怕回国必被治罪,只好带领守军投降晋国。里克让他当前锋向导,向上阳进发。

在桑田的虢公听闻下阳关丢了,急忙班师,又被犬戎掩杀一阵,大败。只剩下几十辆兵车直奔上阳,茫然无措。

没几天,晋军围了上阳城,从八月到十二月,城中粮草已绝,士卒疲惫,百姓们日夜号哭。里克将劝降书用箭射入城中,虢公丑见大势已去,自言自语:“吾先祖也是周王上卿,而今吾不能做投降的诸侯”

于是,在夜色掩护下打开城门,带着家眷逃往洛阳去了。想虢公忌父当年何等威名,连腹黑的郑庄公都被他排挤出周桓王的朝堂,如今子孙如此落拓,可叹啊

里克进了上阳城,倒是严守军纪,秋毫无犯。还信守承诺,将府库宝藏的十分之三,还是那些女乐尽数送给了虞公。当然,虞公十分开心。

里克借口生病,休兵于城外,虞公不进送医进药,问寒问暖。一个月后,晋献公亲自来了,与虞公相见,彼此融洽,颇有相见恨晚之意。两人约好一齐在箕山围猎。虞公想显摆一下本国的军力,将精锐与坚车尽数带去围猎了。

围猎从辰时开始,一直到申时还未结束。忽有人报:“城中火起”

晋献公说:“这不过是老百姓烧火不当心,马上会灭的。”

百里奚悄悄对虞公说:“听说城里有乱,主公不可在此久留。”

虞公辞别晋献公回城。一路上见虞国百姓纷纷逃窜,说:“城池已被晋兵乘虚攻破了。”

虞公闻言大怒,驱车疾速赶到自己的都城边,见城楼上一员大将,盔甲鲜明,威风凛凛,

正冲着他喝:“之前承蒙您借道,如今再借国以我,多谢了”

虞公那个气呀,正要攻门,城头上一阵箭如雨下,只好向后退。后头有人来报,后军已被晋兵截住,或降或杀,车马俱为晋所有。虞公进退两难,长叹道:“悔不听宫之奇的话呀”

转头见到百里奚,又问:“你那时怎么什么都不说”

百里奚苦笑:“主公您不听宫之奇的,难道能听我的话么臣之所以不言语,也是为了今天能在身边陪伴着您呀”

此时,虢国降将舟之侨来了,劝虞公投降晋侯,必能优待。虞公正犹豫着呢,晋献公已来了,笑着说:“寡人此番来,只为取回白璧与宝马。”

命后车载着虞公一同返回军中,百里奚也跟着,别人问他干吗不走,他说:“食君之禄,终君之事耳”

晋献公入城安民,荀息一手托着垂棘之璧,一手牵着屈产之乘,向献公拜礼:“臣的谋划已成功,现还璧于府,还马于厩。”晋献公大喜过望。

那个虞公怎么办呢本来晋献公想把他杀了算了,荀息劝道:“不过是个呆子,能碍着什么事”于是封他为寓公,又送给他一些白璧与良马,以示不忘借道的恩情。

舟之侨被封为大夫,他推荐百里奚。晋献公也觉得这是个人才,命舟之侨去探探本人的口风,百里奚说:“君子不效力于仇国,吾即使要做官,也不会在晋国。”

舟之侨认为他是在讥讽自己以身事仇,暗暗记恨上了百里奚。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