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逍遥小说 > 都市言情 > 至强官修最新章节 > 第十章 男儿当自强

第十章 男儿当自强 免费阅读

当晚陈然哪也没去,不是他不想去,是他想去也去不成了。轧钢厂党委书记杨方和厂长孟正国在办公室听到说陈尚荣家的陈然考上了燕大,也是非常高兴,一时兴起,便叫厂办秘书通知这次收到录取通知的职工,今晚在厂部礼堂统一庆贺。而这么多为轧钢厂增添喜庆和荣誉的人中间,陈然自然是最亮的那颗星,谁都可以少,独独是不能少得了他的。

陈然没奈何,和三十多个被大学录取的考生坐在台上,一个接着一个地对着大家发表着感想。今天轧钢厂的人都是带着喜色的,不管怎么说,这些优秀的人才都是从轧钢厂出去的,没准将来这之中会有那么一个二个名闻全国的人,对于众人来说,这些都是轧钢厂的人脉和未来的延续。就算是没考上的考生家长,也对着自已的孩子打气,说你们不比他们差,只要再努力一点,也会和他们一样,被大家尊重和认可。

看到一个个的考生说着感谢之类的话,陈然心里其实早就腻歪了,但他知道这些话不能不说,厂里领导是一番好心,坐在下面的人也是一片善意,如果自已特立独行,那可真叫不懂人情世故了。陈然眼睛瞟了一下,看到陈尚荣和杨书记孟厂长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心中不由感叹脸面在中国真的是被人看得比什么都重,如果自已这次没考上或是考的不好,他估计爸爸在下面不会笑得这么开心,而别人对爸爸的态度也不会象今天这么恭敬。

陈然看了看还有几个人才轮到自已,便起身去卫生间放水,从卫生间出来走到楼梯口,听到一声重重的叹息从头上传来,他便收住下楼的脚步,往四楼走去。今晚厂里没有加班,四楼是厂部资料室,平时很少人上这来,今晚就更没有人在。

是谁这么晚还在上面?听叹气声好象很是沉重。陈然带着怀疑走了上去,便看见一个人正伏在四楼栏杆上。“金子强?”陈然一看便认出了是谁,他这会还真有点怕金子强再出事情了,毕竟他到现在也没收到通知书,而今晚这种场面只会更加强烈地刺激着他。

金子强回头看了一眼,叫道:“小七哥,你咋来了?”

陈然对金子强的感官一向很好,听到金子强这样问他,便知他不会有事。放下心来,陈然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支白沙,“怎么一个人躲在这里,干嘛不下去?”陈然问道。

金子强接过烟,点上火后重重吸了一口,又被呛得猛烈地咳了起来。

“我靠,你不会没抽过烟吧!”陈然被金子强的反应吓了一跳。

金子强摇摇头:“谁能象七哥你一样,什么都不落下,还什么都那么牛逼。”

“还在为大学的事难受?”陈然问道。

咳了一阵后,金子强也好象适应了烟草的刺激,他抽了一口烟,幽幽地说:“说不难过是假的。你是清楚我的成绩的,上个好点的大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考试前那段时间,我妈腰受伤了,不能动,我天天要照顾她的生活,晚上睡的太少了,上考场的时候整个人的头都是昏昏沉沉的。说真的,我虽然把题目全做完了,其实我那种状态下,到底有多少做对了,我是根本没数的。你知道我家里穷,我爸去世后,我和我弟弟妹妹全靠我妈一个人上班,家里还有外婆外公,我妈压力太大了。我是真的很想考个好点的大学,将来找个好点的工作,早点为我妈减轻负担的。可是我真他妈的没用,偏偏在这种关键时候就掉了链子了。”

金子强说完后,眼里泛着泪光,难过地低下了头。

陈然心里也很难受,对于金子强这种自立又很孝顺的人陈然一直都很尊重,反倒厂里很多子弟,有的家庭条件好些有的差些,但总比金子强要好,一个个在学校人五人六的,好象天下是他们的一样,回到家里对着父母也是吆五喝六的,就好象父母生下他就是欠着他的一般,这也是陈然为什么不喜欢和厂里子弟交往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知道厂里很多人背后议论我自杀的事,其实我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我在意的是我妈的想法。有人说我脆弱,一受打击就寻短见,跟个娘们似的。七哥,说了你可能想不通,我真是为我妈而自杀的。”金子强对着陈然说。

陈然听了金子强的话,也有点反应不过来了,为他妈而自杀,这是什么逻辑?

“我妈太苦了,我弟读初中,我妹还在读五年级,外公外婆完全没有劳动能力,每个月还要花不少药费,我妈又不象别人能挣外快,就那点工资再怎么省吃俭用也解决不了问题,要是我考上大学,她还准备去贷款供我。为了我们读书,养活这一大家人,她经常提出加班,七哥你看看我妈,四十出头的人,看上去象五十多岁的人一样,你说我心里能不难受吗?”说到这里,金子强再也控制不住自已的感情,一下痛哭失声。陈然心里听着就憋的慌,他把金子强的头扳过来抱在自已怀里。

过了一会,金子强平静下来,又接着说:“我考好了,在大学还可以做做家教,放假的时间打打短工,帮助家里减轻负担。我考砸了,我妈就要再多承担我一年,你不知道我妈的身体,我不知她还能撑多久,我无力去改变,就想到如果我死了,她就少个负担,我弟妹也就能用准备给我的钱好好完成学业,我外公外婆最起码也能多吃点营养品,多活一二年。”

陈然一把把金子强推开,抬起手狠狠抽了他一个耳光,嘴里骂道:“混帐东西,如果你妈知道你是这种想法,可能她马上就想离开你们,去另一个世界寻求解脱。她也会后悔生了你这么一个自以为是自以为高尚实则愚蠢的儿子。你从没有想过,你和你的弟弟妹妹就是她活着的希望,平平安安地送你外公外婆两位老人终去就是她最大的心愿。你们这中间有任何一个人出现意外,对她来说都是莫大的打击,尤其是你和你弟妹。你自以为高尚的解脱在她看来就是加速她尽早离开人世的催化剂,做为母亲,再苦再累她也不怕,她怕的是自已的心血白白付出,自已的儿女不能坚强自立。金子强,在别人的眼里我是个坏学生,是个坏孩子,但很多道理我比你更清楚,你要是真正心疼你的母亲,你要是个真正的男子汉,就给老子挺起一把,象个男人一样,去面对这一切,一次考不好不代表什么,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才刚刚开始,我和你一样,前面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困难或是凶险等着我们,如果怕了,那就早早结束不要开始,如果不怕,就去拼去闯。你不要担心学费,你要是相信我,不管你考多久,我来帮你,我来支持你,但你要象个怂包一样没种,从此你我形同路人。”

金子强早已哭得稀里哗啦,抱着陈然动情地说:“七哥,我错了,你放心,我金子强家虽穷,志不短,你看着我,我不会让你看扁的。”

陈然点点头,拍拍他的肩说:“走吧,下去坐,不要一个人再想这些傻事了。”

金子强说:“七哥,你先下去吧,我洗个脸,这样子不好看,你放心,我现在心里很轻松,真的很轻松。”

陈然听了他的话,也没多说,点头后就先回去礼堂了。

这个时候,三楼有两个人正抑制不住地在流着泪,一个是躲进厕所金子强的母亲,她是出来找金子强的,听见了陈然和金子强在楼上的对话。她以前对陈然的印象也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成天不上学,在社会上乱逛。但听说陈然竟然考上燕大时,她又有点怀疑自已的看法。陈然的话其实不光激发了金子强对生活的**,也激发了她对生的**。儿子自杀的事情发生后,她整个人都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陈然说的对,一个母亲,不怕苦累,怕的是付出不能被理解,怕的是子女自已对生活失去信心,如果那样,她的付出与努力岂不是水中花镜中月吗?她感激陈然,甚至尊崇陈然,同样的年纪却能说出人生最简单也最至高的道理,这已不是用孩子的眼光来衡量的了。

在三楼另一侧的档案室里,还有一个人在哭,她是戚淑云,戚淑云是才分到技术部的工程师,因为才进入轧钢厂,她怕业务不熟被人看扁,所以今晚一个人在里面加班查找资料熟悉业务。刚关灯准备走时,听到外面有人上来,她就没有急着出门,怕被别人遇见她刻苦加班不太好。没想到就听到外面长吁短叹,一会又听到有人上来,然后就是后面发生的事情。她哭的是金子强家里的艰难,哭的也是陈然的凛然直言。她承认她是被感动了,被一种充满正能量的关怀所感动。只是她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小七?这应该是个小名或者外号,戚淑云一下对这个应该刚刚高中才毕业的男生所吸引了,她强烈地想着,我要知道他是谁?我要认识他

陈然回到礼堂时,以为前面几个人应该讲完了,没想到还没讲完。靠,这是为什么啊?这么久了,不就是简单致谢一下就行了吗,这些人还真是没完没了的,好象考上个大学是什么百年一遇的壮举似的。

好不容易轮到陈然了,陈然在全场目光的注视下慢慢站起来,对着下面鞠了个躬。“感谢的话前面都说了很多了,不过我不说还真不行。”

“哄”下面众人一下就笑场了,也是的,听了一个晚上这个考生表示感谢那个考生表示感谢的,大家也有点腻了,所以陈然再以感谢的事开头,还是这种口吻,大家就觉着有点意思。

“我是轧钢厂的子弟,我爸常在家说要大到以国为家,小到以厂为家。听多了我耳朵也快起茧了”,台下又是一片笑声。

陈然待众人笑声平复又说道:“以前不理解,后来慢慢懂了,可能也是因为自已也正从青葱少年走入风华青年的蜕变吧。我把以国为家或以厂为家理解为一种责任,对,就是一种责任。我想长话我短说,主要担心大家桌上的菜变凉了,会吃不到食堂的叔叔们一番精心的准备(笑声加掌声)。马上就要进入大学,大学后就要走入社会,我们很快也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不仅我们台上的,还有台下的,厂外的大批同龄人,我们终将成为几年后社会的主旋律。我谨把我理解的责任两字与所有同龄人共勉,未来社会的发展会怎么样,大到国家,小到轧钢厂,取决于我们同龄人的努力,取决于我们在大学这几年能掌握多少有益社会发展前进的知识,也取决于很多优秀但因各种原因未能进入大学的同龄人,取决于他们在另一个领域学得的专长。把责任扛在肩上,我们就是车轮,社会会飞速前行,把责任踩在脚下,我们就是巨石,把时代之车压得停滞不前(掌声)。就如杨书记和孟厂长,把责任扛在肩上,才会让我们这些还没踏入社会的学子能站在这一方荣誉台上受大家的表扬。也如在座各位叔伯阿姨,把责任扛在肩上,才会齐聚一堂,有的甚至放下了自已孩子高考失利的难过与失望,来共享这份属于轧钢厂的喜庆与荣光。这种责任,是一种荣誉,一种尊严,是每一个轧钢厂人共同维系的一个愿望。再次谢谢各位叔伯阿姨!”

听着陈然的发言,台下掌声雷动,很多人大声叫好。陈尚荣与李华珍没想到儿子来这么一出,坐在下面,连脸上的眉毛都高兴得快要飞了出去。杨书记站起来走到台上,对着在场众人说:“说的好,这才是轧钢厂的好子弟,说出了轧钢人的心声,说出了轧钢人的铮铮血气,轧钢人也以你能进入燕大为荣,好好努力,我们轧钢人期待你腾飞的一天,也期待今天台上站着的轧钢子弟腾飞的一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