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逍遥小说 > > 重生之乡路漫长最新章节 > 第 16 章

第 16 章 免费阅读

刚一运行平稳,便有大批的旅客扛着包拎着箱的一节节车厢挨个儿扫视,不时的有人问:“这儿有人吗?”再或者:“您到哪儿下?”

这样儿的都是比较有经验的了,大多的人只是拖着行李埋头随着大流走,自己也不清楚要到了哪里才能落脚。

看书神器

彭大胡子抱过宝然,大模大样霸占着两人座位,对前来问询的人一一摇头,到最后挑了个看着干净顺眼的独行老者让他坐下了,自来熟地招呼:“老人家您这是去哪儿啊?”

老者是个很随和的人,答道:“成都。”

“哎呦!那可好,咱这在座儿的都一块儿的啊!听您口音这是回家啊,您家四川哪块儿地?”

“阆中。这不是过来看看儿子嘛?他单位又不放假,我只好自己个儿回家守到老婆子去过年!”看起来这个老人也是个多话的。

彭大胡子喜欢,“阆中好地方哎!仙境古城,哪个不晓得嘛!您家是市里的村里的?”

“市里的,老爷爷开始到现在第五代了!”老人口气颇为自豪。

“阆中市里多安逸,您家儿子啷个就跑到兰州来?屋头还有没得其他儿女了?”

“就是说噻!家里还有两个,这是个幺儿。找的吧也是个四川婆娘,偏生两个都跑老远到兰州上班,不晓得咋个想头,没得法子,喊都喊不听!我一恼火,随他们去!腿长到自家身上,爱往哪跑往哪跑去!”老人拍腿慨叹。

两人说着话,彭大胡子已经不知不觉全改了川音。

宝然妈离家十余载,平日里只cāo一口川味儿普通话,这时乍闻乡音,很是回味了一阵儿才转过神儿来,张嘴问候:“老人家好!您是阆中的是吧?和我家很近啊,我家广济的。”

“哦?那是近的啰!妹娃儿你这是……”老人一口土腔,细细打量宝然父女,“回娘家去噻?”

“是啊是啊!”妈妈连连点头。

“你这是在外头好久了?听到起家乡话都不会讲啰!”老人问。

妈妈微微笑,脸上似喜似忧:“算起来,有十三四年啦!一直没回去过,也不知还认不认得家里的路了……“

“喔唷!那你才多大点就出来啦?你这是把家安到外头去啦?对喽,还没得问你们这是打哪里过来的?”老人惊讶地问。

“我们一家都是新疆建设兵团的。我出来时不大到十七岁吧,也不算小了,当时一起进疆的老乡里头,有好几个比我还要小呢!”妈妈回答。

“这是你家老头娃儿吧?你是四川哪块的?”老人又问宝然爸。

爸爸笑笑:“您好!我不是四川人,我家上海的。”

老人又惊叹起来:“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东一个西,咋个就跑到那么远碰到一起做了一家人!”

爸爸妈妈会心而笑,彭大胡子凑趣说:“要不说叫缘分来!说不好人家是上辈子约好了的!我讲的对不对啊?哈哈……”

宝然妈被打趣的有点不好意思,宝然爸却坦然应和:“大哥讲的对!也许啊我们俩这真是上辈子约好了的!”

“对头!对头!”老人大声肯定着:“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啊,那都是老天早都注定好的,不管你是天南地北,山高水远,到了(liao)该到一块儿的谁都分不开!不仅是这夫妻家人的缘分,还有人这一辈子,唉!该怎样就是怎样,该到哪儿就是到哪儿,再怎么样的算计谋划,都挣不过老天爷去!”

宝然爸就微微笑,这话他可还真是不好接,也不想接。

彭大胡子没什么顾忌:“老哥讲的对头!就像我吧,想当年征兵入伍,原想着扛个qiāng打个仗,再不济站岗放哨守个边疆,也是好威风的。谁承想进去就是个铁道兵,扛的是风镐,打的是隧道……”

大伙儿都被他给逗乐了。

“后来啊,”彭大胡子继续说:“跟着铁路东一头西一头地跑,年纪老大了也没个女子愿意跟,还想着一辈子就要打光棍了,谁晓得施工路上救起个出来讨生活饿晕了的女娃儿,居然还是同乡,就这样也算有个家喽!部队上照顾,给她在家乡小站安排个工作,现在我也退伍转业了,唉,土里刨食出生的两个乡巴佬,都吃上公家饭了!这次回去,可算是叶落归根,以后守着老婆娃儿,有得好日子过啰!”

大伙儿又笑,老人笑得咳咳着说:“土老帽儿不懂装懂乱用词儿,你晓得啥子叫个叶落归根?”

彭大胡子嘴硬:“我咋个不晓得?不就是人老了老了都要寻根归宗,葬入祖坟,我不回家还能去哪块儿嘛!”

老人得意地摇头晃脑:“说你不晓得还不服气!你要论根儿?整个咱们四川省就没得几个是根生土长的!”

停下来欣赏了一会儿周围几人的注目,老人接着说:“就拿你家来说,你家川南哪块?璧山是吧?璧山彭姓,十有yankuai是湖南过去的,不信回家问问屋头老人!”

宝然爸思忖着问:“您是说……湖广填四川?”

“是啰!你是读书人应该晓得这个典故。”话虽这样说,老人显然不想被人抢了风头,自己接着慷慨激昂地讲古:“话说当年明末清初,张献忠剿四川,张献忠晓得吧?大西王!杀人王!把四川杀得那是千里无人烟,闹市过虎群!四川原来是啥地方?地丰水美,天府之国!那会成都府都没得人了,省会就设到了我们阆中。后来清康熙乾隆年间,就从湖北、湖南大批移民入川,那会儿还有江西、广东、福建的过去,湖南湖北最多,就是湖广填四川。我们家祖上就是广东移过去的,家谱上都记到的!”

彭大胡子听到这儿兴奋地接过话:“老哥您这么一讲我也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个说法!不过我听到的有些不一样,没那个什么西王张献忠什么事儿!说是当年康熙爷,听说川民血xìng彪悍,不信啊!他就微服私访到了川中,肚子饿了在一家小店打个尖。川菜辣呀!水土不服吃坏了肚子,内急忍不得钻了草丛,解决完了才想起没得草纸,顺手捞了身边一把大叶子草去擦,哪晓得那是一把荨麻,一下子就把个皇帝屁股蜇得又肿又痛,起了泡泡!康熙当时这个气啊!心说都讲川人刁蛮,果不虚传!村fù小民就敢在饭里下dú,害我跑肚,现在连个草叶子都会伤人,可见民风顽劣,由来已久,被及草木!”

说书先生彭大胡子喝口茶顺了口气,接着讲:“再说康熙这一气啊,天子一怒,横尸千里!就这样把四川杀了个干干净净!”

说到这儿一拍桌子:“过后一想他又后悔了,这人都杀完了,谁给他种地啊?四川那是产粮大户啊!于是就大笔一挥,发下圣旨,移民入川!这移的都是啥子人啊?流民,强盗,钦犯!要不是这些人,那时候荒山野水,四面白地的,也没法子活得下来!所以说现在的四川人哪,比以前更要强横桀骜,那都是祖宗传下来骨子里的豪情硬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