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逍遥小说 > > 宋二姑娘择婿记最新章节 > 第 32 章

第 32 章 免费阅读

拣着想嫁才嫁。”

贞媛叫那苏姑姥姥的连番pào吵的耳朵生了茧子,此时那里肯说一句,唯贞怡道:“她即这样好手段,怎的家里贫的主屋都盖不起来?”

苏氏揽了贞怡过来道:“我的儿,俗话说yīn阳先生家里鬼上墙,木匠家里偏橼房,她即做了这个营生,也只能混个润口茶而已。你见那里有媒婆发家致富的?”

因前几日在丁家邀请过苏姑nǎinǎi过装裱铺作客,苏氏便计议要将新赁的那后院小楼趁着过年打扫收理一番,也贴好墙纸摆好家饰妆出一间房来,好叫苏姑nǎinǎi来时有个招待的地方。初六这日她才下楼来要寻贞书与宋世嵘商量此事,就见贞书与宋世嵘,赵和几个坐在一楼内间的大案前,比比画画着什么东西。

苏氏凑过去听了半晌,见贞书言说要讲这张大案送到后面小楼一楼中去,先就chā嘴道:“那可不成,你将这狼伉大物移过去,那一楼还有什么地方好转脚的?”

贞书道:“娘,那一楼往后要作陈物裱画的地方,不挪过去怎么作工?”

苏氏听了尖叫道:“那可不成,往后后院小楼须得与这店铺相隔开来,做你们姊妹几个未嫁时的闺房。这样的日子我是忍够了,断不要再叫我同如今一般再与这店铺相搅在一起。”

原来贞书自上回去了一趟玉逸尘的府第,见他书画展挂的十分新颖。又想着年关这一口也挣了几千两银子,就yù要学着玉逸尘那府中一般,将前面柜台拆了,把这隔间的墙亦砸宽,把这两间铺子腾的宽敞明亮,也好展示字画。而寻常的装裱工作,便推到后院小楼一楼中去。如此一来,这铺子门面虽不大,内里却是够深的。

苏氏听了贞书这样言语,因如今贞书在外抛头露面当小掌柜,给她体已银子,也不好当面驳她,遂指了宋岸嵘道:“好容易挣钱赁了幢小楼,就该妆饰一新叫媒人上门相看,给几个姑娘好好寻门亲事。如今你这样摆弄的寒酸,我还那里敢邀人上门?”

宋岸嵘也不理苏氏,指了贞书道:“你继续说。”

☆、第45章 佳节

贞书也不理苏氏,指了草图上二楼的图纸道:“父亲当年在京中颇有些诗画俱佳的朋友,虽都未曾出仕,手艺皆是顶好的。不如咱们把这二楼也进些家具装饰了,叫他们来写写画画,然后放到后面装裱好了好换成银子。毕竟咱们不能只靠父亲一人的笔墨挣钱,京中那些尚书侍郎们的笔墨,也要寻人收一些回来裱了挂起。古往今来书画皆是仕途的妆饰,有了名位书画便也尊贵。无名无位,任再好的技艺也难叫人信服不是?”

宋岸嵘尚在沉思,赵和深深点头道:“二姑娘好想法。”

苏氏听闻他们全不在意自己,又不好再当着赵和与贞书的面刺宋岸嵘,遂气乎乎的上楼去了。七日诸事不宜,八日破土动工。自八日起,赵和便雇了几个粗使婆子们来将后院小楼自上至下清理的干净,而后自己亲自取墙纸从上至下裱糊过,这才又雇了短工来拖大案,砸墙清铺面。

因未过十五木匠不动工,那打家具的活儿便只能先暂缓,先将店铺来清理干净裱糊一新后,便由着贞书的意思在四壁挂满字画。而宋岸嵘这些日子只去拜访当年一起研习书法绘画的好友们,要寻些墨宝来卖。

初十这日,苏姑nǎinǎi便挽着个小篮子踮着一双伶仃细脚亲自上了门。如今因正在重新装饰店铺,内里乌烟璋气灰尘扬天。苏氏怕这样子叫苏姑nǎinǎi笑话,特意花银子到不远处的烩仙居换了一两银子置了一桌菜,带了贞媛与贞怡同去。

苏姑nǎinǎi见苏氏仍是带着这两个,四下张望道:“怎的不见另两个?”

苏氏歉笑道:“二姑娘就是方才你进门时包着帕子跳上窜下的那个,那个我要留着给我顶立门户赘婿上门。三姑娘如今还在宋府她祖母跟前侍疾,生的貌白肤嫩,尤其一双细足,不过三寸余长,最是娇美可人的。”

媒人见了未嫁的丫头,便如那恶狼瞧见白嫩的大肥羊,肥羊瞧见沃美的青草般,光是看着就能两眼放光流口水的。苏姑nǎinǎi挟了口松鼠桂鱼大嚼了道:“我这一生还没有保不成的媒,这几个姑娘皆是包在我身上。尤其那二姑娘,姑nǎinǎi包给你寻一个相貌好家世好又能替你顶门户的半子回来。”

苏氏一生求子未遂,听到姑nǎinǎi要给自己寻个半子,高兴的嘴都合不拢。

到了十五这日上元节,装裱铺中已是干净敞亮四壁字画,内中只在靠后墙处置一张小柜台放着,人客进了门有闲坐落脚的地方,亦能四下踱着步赏画。唯二楼跟内间的家具要十六日木匠门开了手艺才能打,遂还空放着。

因接连几日清扫店铺忙的筋疲力累,贞书也只草草煮了些元宵给大家分食,连蚕丝饭并盐鼓汤都未备得。但因自这日起坊间有五夜不落禁,御街两旁不但有官府治的灯展,还有本地的评书,蜀中的杂戏,北方的鼓子并坊间的乐曲,热门非凡。大家略吃得几口汤圆,苏氏便与贞媛几个妆饰一新,楼上楼下等着赵和与宋岸嵘护她们出发。

贞书亦换上那日去玉逸尘府第时的新衣,扶了苏氏几个上车,便与赵和宋逸尘随车缓步而行,往御街走去。

这日满京城的人都要赶到御街去,到得子时,护城河中还有莲灯放下,随水而流,更是热门非凡。因细脚女眷们难得出门,上元节却是必要去的,是以马车并着马车,人肩挤着人肩,不是你扯住了我的车辙,便是我套住了你的马匹,虽还未到御街,却已吵闹非常。

贞书不与别个相同,总归山中一事叫她胸中怀着怅意,越发这欢闹的日子里,旁人尽情欢乐时自觉胸里憋闷。到了快近御街,她见上回去玉府时路过的一间书店还亮着灯,遂走过去问道:“店家,因何今夜还要开门?”

那店家是个胖乎乎圆肚子的矮子,一眼瞧着就是好脾气,笑弯了两道眉毛道:“我双腿有疾走不得路,却也贪些热门,只得开着铺子伸长了头往外瞧瞧。”

贞书又道:“不知何时才关门?”

店家道:“总归要熬过放莲灯才行。”

贞书即闻,回头对赵和与宋岸嵘言道:“我这些日子疲累够了,懒得走动,在这书店里看些书,待你们看过河灯,仍到这里来寻我,可好?”

因是未嫁姑娘,况贞书又是丢过一回的,宋岸嵘不敢大意,亲自进了书店吩咐那店家道:“万莫要放她再出外头,我等看完河灯就来。”

那店家答应了,贞书遂进了书店。这倒是个好地方,一层层的书架上垒的满满的的皆是书。贞书一排排走过去,见喜欢的就抽出来瞧瞧,有要看的便抱在怀中。因她如今当着掌柜,自有了些银钱随手用,又不添置银钗水粉,卖起这些东西来却是绝不手软。

女子最喜欢的自然仍是各种话本,内里辞藻华丽优美,念白缠绵顺口,又故事皆是宕dàng传奇。只不知为何,如今的话本怕也不过是些穷酸书生写的。有一本叫《飞花艳想》的,内中一则故事,讲一个尚书府的公子考取了一甲一名状元郎,yīn差阳错竟娶得两房夫人置在东西二房。那两房夫人彼此推让,竟叫个状元郎新婚之夜坐在院子里望月亮。又这状元郎的尚书父亲并一品诰命母亲,两人相携着在外听壁角,见儿子难过,端了碗汤饼来慰。

慢说尚书府宅地有多宽广,两房媳fù一人座院子还置不起。非要分到一院子里的东西二屋,可见这穷书生自幼贫寒,连朱门大户家的院子都没进去,更何谈富贵

贞书将那话本一一放回书架,也不知此时已过了多久,抬头望外仍是喧天的人声,肩踵的人群与照亮夜空的流光夜火。若那莲灯放出,人必是皆要涌到护城河边去的,可见此时还未到子时。贞书回头见书店门虽开着,掌柜却不知去了何处。她却也不在意,仍慢步踱进内一层书架上去,上下搜寻着,忽而见顶高处有半尺高的一方硬书匣,匣面上书着《大唐西域记》几字。这书本是前朝玄奘法师当年西行天竺的见闻,共分十二卷。当年贞书幼时宋岸嵘手中曾有一卷,后来不知遗失何处。

这半尺厚的硬匣内,显然是十二卷俱全的。贞书心中欢喜,又不见那掌柜的人影,遂踮高了脚尖自己要将其取下。她虽身量比一般女子长些,这顶着房顶的书架却不是一般人能够到。贞书掰着架子好容易够到了书架,怎奈这书匣太高了拨也拨下来。她正努力着,便见顶上一双秀长的男子之手将整个书匣轻轻抬起抱了下来。她随那书匣转身,便见一个身着白色裘绒罗衣的男子,正站在自己身后,双手托着那丛书。

贞书一见之下大惊,敛衽屈膝道:“小女见过玉公公。”

他离的太近,又个子很高,此时便将贞书整个儿挤在书架前,掂了书问道:“小掌柜喜欢这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