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逍遥小说 > > 家事最新章节 > 第 185 章

第 185 章 免费阅读

又林想了想:“我还没有想好,她们俩都不错,可是比起你,总还是欠阅历。”

翠玉低头一笑:“您这是夸我呢,我可不敢当。白芷更细心些,不过同人打jiāo道,茯苓更灵巧。”

“反正你也不是要嫁以外头去,以后我身边的事儿,你和小英还是要管着的。”又林说:“到时候再说吧,趁这段日子再看看。”

正好这会儿胡妈妈来了,翠玉忙起身:“胡妈妈坐,这么冷的天儿您老从哪来?”

“刚打后头过来的。”胡妈妈说:“大nǎinǎi那边又请郎中呢。”

翠玉压低声音问:“紫莺早产的事儿,究竟是不是大nǎinǎi……”

胡妈妈摇头:“我看不是,紫莺那个丫头很有成算。她要是不找点儿事抹黑大nǎinǎi,等孩子生下来,大nǎinǎi说一句要抱过去养,她能怎么办?难道能敬酒不吃吃罚酒?到时候谁都不会站在她那边儿,连大爷都得说,养在大nǎinǎi跟前对孩子将来才有好处。可是你看一闹出这事儿,大nǎinǎi就算想把孩子抱过去,紫莺也有话说了。大nǎinǎi如此狠dú,根本容不下她们母子,孩子到了她的手里哪还有活路?那肯定是不能让她抱去的。既然孩子留在亲娘身边,那她自然得有个名份,要是没名没份的,这孩子的身分怎么说呢?”

翠玉睁大了眼睛:“可是真要是她自己找事,那可多险啊,万一真出个什么三长两短的,那她和孩子岂不都……”

胡妈妈和又林互看了一眼。

紫莺真是个狠角色。对别人狠不算什么,可是对自己也这么狠,这样的人实在可怕。而且她年轻貌美,对钟氏的底细又特别了解,钟氏的麻烦还在后头呢。

现在紫莺一举得男,要挣的就是名份了。朱正铭肯定要为她争取,就算不为了她,也要为了这个新得的大胖儿子考虑。钟氏要不答应,是不大能站住理的。谁让她一步落错,步步失着呢?尤其是紫莺早产这件事,她说不是自己的错,可是别人会相信吗?尤其是朱正铭,十有八九不会信的。

宫里的事情有了新动向,原本皇后多病,刘贵妃与郭淑妃共同掌理宫务。现在刘贵妃据说病得重,需要休养,已经挪出现在居住的宝华宫,迁到丰延殿那边去了。

虽然说是要养病,可是明眼人都知道,刘贵妃已经失宠,养病不过是个好听的说法,丰延殿那边荒僻寥落形同冷宫,自来只见有人迁去,可没有谁再从那儿迁回来过,刘家在朝堂上失势也已成定局。

太医院也传出了正式的消息,林阁老这次中风,xìng命是无碍的,只是半边身子以后都难以动弹,话也说不清楚了。

虽然林阁老还没死,可是在许多人心目中,他已经算是死了。做为一个政治人物,他的政治生命已经宣告完结。皇帝不会需要一个不能站立不能说话的首辅阁臣,林阁老留下的巨大的权利真空肯定会被填补。朱家一时间又成了热灶,来求见老爷子的人络绎不绝。

第三百零五章

连朱慕贤这儿都不得清静,不少人在老爷子那儿碰壁,转而想走他这里的门路。甚至还有没听过名字也从来没来往过的某某人的夫人想来见又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又林快要临盆的人了,怎么可能应酬这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人。

兵部尚书的职位固然引人意动,但是在林阁老腾出的巨大权力空缺面前,那又显得无足轻重了。

谁会是下一任首辅?这问题人人都在猜度,把几个可能的人选在心里反复掂量。

原来的兵部尚书刘至夏如果没死,也有问鼎这个位置的实力。他本人的资历和实力都够格,还有一个在后宫举足轻重的贵妃女儿。但是偏这么巧,刘至夏死得比林阁老还早,刘贵妃的失宠也透着一股蹊跷。嗅觉敏感的人都觉得,刘家父女肯定有什么事情触到了皇帝的底线了,刘至夏的死是不是意外不好说,但刘贵妃的失宠已经让其他人看明白了风向。

和整个京城的暗潮涌动相比,朱府的这一点妻妾纷争显得就微不足道了。

大太太又添了个孙子,可是她也并不象自己原来想的那么欢喜。毕竟是个丫头生的,再加上这些天良哥儿养在大太太这儿,大太太对他格外心疼。良哥儿不爱说话,不代表他就不懂事。朱正铭的偏心谁都看得出来,他全心全意都是紫莺和刚出世的儿子,良哥儿兄妹俩这几天都在大太太那儿,他去请安的时候居然多看孩子一眼的功夫都懒得给。

钟氏彻底病倒了,家务乱成一团糟,大太太还得自己处置这些事情。她享清福的时间久了,乍一接手这些,真有些焦头烂额的忙不过来,黄嫂子和小雁娘俩可算是得力臂助了,尤其是黄嫂子。毛遂自荐的包揽了许多差事去。

不过她行事并不顺利,家里头的事情被钟氏安排把持了这么几年,早不是当年黄嫂子熟悉的样子了。很多人并不买她的账,有阳奉yīn违的,有光出声不出力的,有的根本就硬梆梆给她顶回来,压根儿不听她调派,黄嫂子气得要跳脚骂人。

胡妈妈冷眼看着。黄嫂子这样行事,也许不用这边出手,她自己就能招出一堆仇人来。

现在桃缘居在朱府的位置那是再稳当不过的,就算不是人人都上赶着巴结讨好。也绝不会有意刁难生事。可黄嫂子一来就摆出副不偏不倚的架式,其实就是想找碴。送东西桃缘居总是最后一份,且成色算不得好,连送的炭里都敢掺次。这种人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觉得攀着太太就能在府里呼风唤雨了?朱慕贤不过是不想在这个时候处置人罢了――虽然儒家子弟不言乱力乱神,可是这时候处置人,总归兆头不好,只怕影响了妻子生产。

用罢晚饭,老太太打发徐妈妈到桃缘居来了一趟。胡妈妈赶紧迎她进去。

“老姐姐你也真是。这种事情随便打发个人来就行了,这么冷的天,还劳你亲自跑一趟。”

徐妈妈在府里可是有身份的老人儿了,连大老爷二老爷都是她看着长大的,她亲自过来,那是相当给面子的事。

徐妈妈笑着说:“看着四nǎinǎi临盆就这几日了,老太太总是不放心。打发我来看看四少nǎinǎi的情形。”

“老姐姐你回去只管请老太太放心,这边儿事事都齐备,时刻预备着呢。稳婆也都等着,产室也早铺陈好了。前儿丰太医来时还说,要是nǎinǎi发动了,甭管什么时候,随时让人到家里去叫他来。”

两人边说着话边进了屋,又林坐在西屋里头。正陪原哥儿翻着一本画册。

徐妈妈给又林问过安,又详细的问她今天都吃了什么,身上觉得怎么样。

“四少爷不在屋里?”

“老太爷有事找他,把他叫到小书房去了。”

又林的脸庞显得圆润了许多,红扑扑的,气色精神都不错。徐妈妈说了几句话。便起身告辞。

“天冷,徐妈妈吃杯茶,再说会儿话再走吧。”

徐妈妈摇头说:“不了,还赶着去给老太太回话去呢。”

胡妈妈送她出来,徐妈妈经过夹道时,风吹得灯笼摇摇晃晃的。提灯笼的小丫鬟怕灯灭了,停下脚步,用手护着灯。

徐妈妈也停了下来。

挺巧,左边就是大少爷的院子,听着里面传出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徐妈妈叹口气,摇了摇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